一直到很近期,腦神經科學家才發現:人們可以透過大腦迴路重塑來改變行為。
無論程度多寡,我們都會想要做一些改變。 就像人們每年都會許下新年新願望一樣,雖然絕大多都無疾而終,但總是會持續的希望。
改變,無論是行為、思想、情緒與身體,都跟大腦的神經迴路相關。只要能改變大腦迴路,改變自己是自然的結果!
在大腦裡面,行為改變看起來是怎樣的呢?
基於我們的習慣與行為,神經元透過樹突在大腦中彼此連結而產生神經迴路。這樣的行為或模式重複次數越多,突觸數量就會越大。神經迴路就像是在我們大腦中產生比較深的凹槽或道路。
心理學家Dann Ware解釋:當腦細胞頻繁的彼此溝通,在同樣路徑上重複傳遞訊息,訊息會以越來越快的速度傳輸。當重複的次數足夠,這些行為就會變得自動化。閱讀、開車、騎腳踏車等等就是神經迴路被建立的例子。
發展新的神經迴路
發展新神經迴路有哪些要件呢?
1. 重複
到底要重複多少次? 答案不一,端賴你想形成的新的行為模式或能力為何。要掌控一個新技能,大約需要10,000次。 要形成一個新習慣,平均需要3-6個月。
2. 增加感官刺激
你的大腦越多部位被激活,就越容易形成新迴路。因為大腦總會選擇常用的迴路,而造成某種固著性。因此,當你能刺激越多的感官,就越能夠激活大腦不同的部位。運用看、聽、聞、嚐與觸覺,並且將注意力放在這些觸覺感受上。
3. 讓大腦保持正面
Dr. Rick Hanson的書《Hardwiring Happiness》(暫譯:讓快樂變成天性)中提到,人的大腦天生就傾向於負面。比方說,如果我們一天當中發生了6件正向的事,2件中立的事,1件負面的事,我們多數會一直記得那件負面的事。
我們可以練習,當正面感受升起時,有意識的去深深的感受它,讓這樣的感受成為大腦的永久記憶。當人們在正向的情緒當中,也會比較願意做出改變。
4. 多嘗試新鮮事
我們越願意做一些不熟悉的事,大腦就越靈活,越容易產生新迴路。要做出改變相對的也會容易許多。神經認知行為專家Gregory Carmen在《重塑你的大腦》中提到幾個建議的活動:開始一個新的運動習慣、學一個新的樂器、去上幾堂表演課...等等,涉及越多身體的行動,效過越好。
5.靜心冥想
許多研究已經證實,靜心冥想可以改變大腦。
靜心能讓我們的大腦進入深度休息,讓大腦從「強迫性」的固定迴圈中暫時出來。經常靜心,有助於擺脫我們的舊模式。當然,讓新的迴路產生,新行為模式的建立是絕對不可缺乏的一步。
參考資料:The Neuroscience of Behavior Change by Julie Hani
相關課程:
改變的秘密:創造神經新迴路 https://www.consciousbody.org/secret-of-change
Comments